“吃助眠藥3年,現在不吃根本睡不著……”“睡前兩顆褪黑素軟糖,一覺到天亮!”
據統計,中國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但80%的人對助眠藥一知半解,很多人一失眠就急著吃藥,卻不知道——錯誤使用甚至濫用助眠藥,可能比失眠本身更危險!
一、常見誤區
?誤區1:助眠藥=安眠藥,隨便吃沒關系
√事實:
助眠藥≠安眠藥,不同藥物作用機制不同;不能隨意服用,尤其與酒精、其他鎮靜藥同服可能致命。
?誤區2:一失眠就吃安眠藥,形成依賴。
√事實:
短期失眠可能由壓力、環境改變引起,應先調整作息、減少咖啡因、改善睡眠環境。
長期依賴助眠藥可能導致:耐受性(藥效變差,需加大劑量)、戒斷反應(突然停藥可能失眠反彈、焦慮加重)。
?誤區3:自行加量或換藥
√事實:
不同藥物作用時間不同,隨意調整可能導致過量風險(如呼吸抑制)或戒斷反應。
?誤區4:長期服用無危害
√事實:
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依賴、記憶力減退,甚至增加癡呆風險。
二、常見助眠藥分類
1、苯二氮卓類(如地西泮、艾司唑侖)
? 增強GABA(抑制性神經遞質)作用→鎮靜、抗焦慮、肌肉松弛,縮短入睡時間
? 適用于睡眠質量差、多夢、淺睡眠者
? 長期使用易依賴,可能導致“宿醉反應”(次日頭暈、乏力)
2、非苯二氮卓類(如唑吡坦、右佐匹克?。?/p>
? 選擇性作用于GABA受體主要發揮催眠作用(抗焦慮作用較弱),起效快、代謝快,次日影響小
? 適用于入睡困難、短期失眠者
? 不宜長期使用,可能引起夢游、無意識行為
3、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如雷美替胺)
?模擬褪黑素調節睡眠周期
?適用于晝夜節律紊亂者或褪黑素分泌不足的老年人
? 對普通失眠效果有限
4、抗組胺藥(如苯海拉明)
?阻斷組胺H1受體(組胺是維持清醒的神經遞質),產生鎮靜作用
?適用于偶發性失眠者
? 易產生耐受性,可能引起口干、頭暈、次日嗜睡
三、使用注意事項
? 短期為主:一般不超過2-4周,避免長期依賴
? 避免酒精:酒精+安眠藥=呼吸抑制風險
? 副作用警惕:常見頭暈、嗜睡、記憶力減退;老年人需防跌倒
? 服藥后立刻躺平可能引發反流性食管炎
?長期用藥者突然停藥會出現“反跳性失眠”
總結:助眠藥是短期輔助手段,長期失眠需排查病因。用藥務必遵醫囑,避免自行調整!
服務熱線: 0512-57559009
母嬰熱線: 0512-57026117
東部新院區:昆山市前進東路566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蘇ICP備140196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