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疫苗的作用都是通過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以預防、控制傳染病發生和流行,所以,接種疫苗后人體都會產生一些反應,反應情況也是因人而異的,乙肝疫苗也是如此。有的人多次接種乙肝疫苗,卻一直無免疫應答,即無法在體內產生能夠抵御病毒的抗體,這是為什么呢?
據統計,在正常人群中按照常規程序接種乙肝疫苗后,有5%~10%的人會出現無應答或弱應答,從而無法抵御乙肝病毒的侵襲。為什么會產生接種后無應答的情況?
專家在抽取了3家企業,選取了2年內接種過乙肝疫苗、年齡在17歲~60歲的1256人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接種因素、感染因素、機體因素、遺傳因素,以及吸煙、飲酒、藥物、鍛煉等其他因素。經檢測,這些人群中無應答和弱應答者有163人,占被調查者的12.98%。通過對各項因素的統計,接種時年齡大、接種部位不合理、吸煙、父親接種后無應答、母親接種后無應答等情況為乙肝疫苗免疫無應答的危險因素。
中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機體免疫識別和應答能力降低,是造成高齡者無應答的原因;父母親接種后無應答,其子女也存在無應答現象,提示免疫應答的發生可能與遺傳有關系;吸煙會降低機體的體液和細胞免疫功能,這也導致吸煙者不易產生免疫應答。
由此提醒無應答接種者,應該注意接種方式、生活方式的調整,同時可采用增加接種次數、增加接種劑量等方式,提高對疫苗的應答率。
乙肝疫苗的副作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大家在出現下列情況時應禁止或應延時接種乙肝疫苗:
1、過敏性體質和孕婦不宜乙肝疫苗接種。
2、有血清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蕁麻疹及對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藥物過敏者應禁止接種乙肝疫苗。
3、患有急性傳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或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和活動型結核病時不宜接種,可待病愈后接種。
4、發熱、體溫超過37.5℃時不宜接種乙肝疫苗,應待體熱恢復正常后在考慮接種,以防止乙肝疫苗副作用的發生。
5、免疫缺陷者或正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治療者,不宜接種乙肝疫苗。
6、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的小兒也不適宜接種乙肝疫苗;此外低體重、早產、剖腹產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兒也不宜接種乙肝疫苗,可延期接種。
7、乙肝疫苗不能與麻疹疫苗同時接種。
除此之外,為了防止乙肝疫苗副作用的產生,空腹饑餓時也不宜接種乙肝疫苗。
服務熱線: 0512-57559009
母嬰熱線: 0512-57026117
東部新院區:昆山市前進東路566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蘇ICP備140196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