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吞藥片有什么壞處?
我們都知道服藥需要說送服,但是有時候因為某些原因身邊沒水,又到了該吃藥的時間,就直接干吞了。干吞藥片有什么危害很多人都不知道。
藥物起效慢。人體食管有三處生理性狹窄,當食物、藥物經過時容易滯留,或需更長時間才能到達胃腸道。吃藥片時喝水,能幫助其更快到達胃腸道,利于吸收起效。干吞藥片時,藥物到達胃腸所需的時間變長,起效變慢。
傷食管。干吞藥片時,藥片容易粘在食管壁上。一些藥物對食管黏膜具有刺激性(如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雙膦酸鹽),滯留在食管可造成胸骨后疼痛、燒灼等不適,嚴重時還會引起食管炎、食管潰瘍和食管糜爛。開頭案例中的患者,就是在干吞藥片時破壞了狹窄處黏膜,引起食管潰瘍,導致炎癥。
引起惡心、嘔吐。有些藥物具有特殊的味道,如果干吞,刺激性更明顯,容易導致惡心,甚至把藥物、食物嘔吐出來。
容易誤吸。食管和氣管離得很近,如果干吞藥片,很容易引起誤吸。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一旦藥片吸入氣管,很可能引起窒息,威脅生命。
傷害腎臟。磺胺類抗菌藥等藥物,在經過腎臟排泄時容易在尿液中析出結晶,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傷。促進尿酸排泄的抗痛風藥(如苯溴馬隆),服用后會使尿液中尿酸濃度增大,容易形成尿酸結晶。如果服這些藥時喝水不夠,甚至干吞,很可能影響藥物排泄,傷害腎臟。
一般情況下,如果手邊沒有水,應找到水再吃藥,不能干吞藥片,也不可用茶水、果汁、牛奶等飲料送服。多數藥片和膠囊需150~200毫升水送服。此外,服磺胺類藥物和抗痛風藥時,建議每天喝水2000~2500毫升,以減小對腎臟的損傷。服藥后應當避免立即躺臥,盡量減少藥物在食管停留的時間。某些急救藥在手邊沒有水時可嚼碎含服。例如心絞痛急性發作時,可將硝酸甘油嚼碎含于舌下。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藥物被制成咀嚼片,這種劑型對水的依賴不大,可嚼服,必要時可遵醫囑選擇此劑型。例如抗酸藥胃舒平、蓋胃平,嚼碎后服用,能快速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助消化藥如乳酸菌素片、酵母片等,嚼服可與口腔中的唾液充分混合,形成糊狀,進入胃腸道后能夠迅速分解,加快起效速度;氧化鈣、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鈣劑本身質地較重、崩解速度較慢,直接吞服不易吸收,嚼碎后服用,不但利于鈣的吸收,還可以減輕對胃黏膜的刺激。
服務熱線: 0512-57559009
母嬰熱線: 0512-57026117
東部新院區:昆山市前進東路566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蘇ICP備140196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