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山市一醫院肛腸外科攜手婦科開展了“超低位直腸癌經肛直腸全系膜切除(TaTME)手術+腹腔鏡子宮全切術”的多學科聯合手術。此次手術運用經自然腔道取標本(NOSES)理念和Ta TME技術,在完整切除腫瘤的同時也成功保留了肛門功能,這標志著昆山市一醫院在結直腸腫瘤微創治療領域實現了重大跨越。
51歲的王女士(化名),3個月來一直受排便習慣改變和便血問題困擾,經腸鏡檢查發現其直腸末端有一個直徑約4cm大小的腫瘤,距離肛緣僅有2cm,屬于超低位直腸癌。同時發現王女士的盆腔內還長了一個10cm×9cm的巨大子宮肌瘤,這使得手術操作的空間變得非常狹小。
如此低位的直腸癌通常需采用傳統的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miles),需要切除肛門并進行永久性造口,這會極大地影響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因此,王女士及其家屬堅決希望能保留肛門。為了滿足患者的需求,肛腸外科團隊為她制定了“新輔助放化療+TaTME手術”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同時,邀請婦科會診,婦科對王女士子宮肌瘤的情況進行了評估,認為可以在直腸癌手術的同時進行腹腔鏡子宮全切,這樣能避免王女士經歷二次手術的痛苦。
術后10天王女士在肛腸外科醫護人員精心照護下順利出院。
如按照傳統的診療思路王女士需要經歷兩次麻醉、兩次手術才能解決問題,本次治療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患者就醫負擔,得到王女士及家屬的好評。
此次手術的關鍵在于“精準”和“微創”
1.新輔助治療助力降期保肛
通過新輔助治療,腫瘤體積明顯縮小,為超低位保肛創造了有利條件。
2.TaTME手術開啟新篇章
作為我院首例經肛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aTME),該手術從肛門進行操作,精準確定切緣,完整保留了肛門括約肌復合體,相比傳統術式,保肛率提高了30%
3.NOSES理念推動微創進步
直腸腫瘤通過肛門取出,腹部無需輔助切口,術后患者幾乎無疼痛。
本次手術的成功不僅標志著昆山市一醫院在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治療領域實現了首例TaTME手術的突破,更通過肛腸外科、婦科、麻醉科等多專科的深度協作,一次性解決了患者直腸癌與巨大子宮肌瘤的雙重病痛,開創了多學科聯合診療復雜盆腔疾病的創新模式,也彰顯了醫院在微創外科技術與多學科協同診療方面的區域領先實力,為更多復雜病癥患者帶來精準化、個體化的治療新希望。
40歲以上的人群,尤其是有便血、排便習慣改變等癥狀的人,建議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子宮肌瘤患者如果出現月經異常、壓迫癥狀等情況,應及時就醫,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服務熱線: 0512-57559009
母嬰熱線: 0512-57026117
東部新院區:昆山市前進東路566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蘇ICP備140196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