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退休續譜養生曲
陸月珍,2024年5月退休,昆山市一院主管中藥師
自從醫院搬到開發區,我在中藥房上班,碰到了隔壁的中醫護理門診陸憶紅主任護師,她是我同學,請我幫她拍攝中醫理療宣傳照。借助這個契機,我進入了中醫養生的知識殿堂,從此豐富了我的生活。我開始不斷地買書充實自己,比如黃帝內經養生書及中醫學基礎。紙上得來終覺淺,我又自學了耳穴,推拿按摩,刮痧,艾灸,小兒推拿,經絡,通過實踐加深對于理論的理解。
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這期間,我又把推拿按摩與經絡相結合,自創一套養生操,并從黃帝內經、小兒推拿等領域佐證了我的正確性。通過做很多類似的養生操,堅持半年后,我從經常感冒變為難得感冒,甚至扔掉了伴我過冬的電熱毯,身體健康大大改善。老公看在眼里,又建議我到樓下教鄰居做養生操,我又成了老太太的體能教練和中醫學老師,我先是幫他們通過刮痧療法治感冒、發燒、手腳酸疼麻、抽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進一步教他們怎樣刮,刮什么地方,被他們親切地稱呼中國的好鄰居,而我總是驕傲地說:“我是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員工”。
在我的指導下,常年不能下地腳疼的人逐漸康復, 86歲樓上老教師那雙老化僵硬了的手也通過刮痧療法逐漸活絡起來,每天早上醒來手指有針刺感的情況也大有緩解。中醫博大精深,我深深地愛上了它,受我影響,娘家、婆家,也刮起了一陣刮痧、養生操的風潮。期間我又走進了社區,讓中醫養生惠及大眾,同時播種下中醫文化的種子。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而我作為一名中藥師,食療自然是最拿手的。平時經常與朋友、同事、同學分享食譜。常見的食療材料有山藥,生米仁,芡實,綠豆,紅豆,紅棗,燕麥,黑豆,黑芝麻,核桃仁,小黃米,玉米粒,百合等。食譜搭配有法則,卻無定法,我也根據人們的不同身體情況,用梨搭配鐵皮石斛粉,或靈芝粉,人參粉等。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除了看書學習,我又上了老年大學的攝影課,醫院是我奮斗一生的地方,我拍攝的第一個素材當然是我的“娘家”——市一院,以下圖片是她的美好剪影。
梁實秋曾說:“理想的退休生活是做自己衷心所愿的事。有人80歲才開始學畫,也有人50歲才開始寫小說,都有驚人的成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在這悠閑的退休生活中,我選擇不斷地讀書吸收知識,做個真正的中醫文化傳播者!
服務熱線: 0512-57559009
母嬰熱線: 0512-57026117
東部新院區:昆山市前進東路566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蘇ICP備140196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