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早上,在公園鍛煉身體的吳先生,突然覺得左胸有壓迫樣的疼痛,初冬季節他卻大汗淋漓,呼吸困難,繼而昏倒在路邊,幸而一起鍛煉的路人馬上撥打120將他送到醫院。
急診考慮吳先生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會診后,立即給予“急診冠脈造影+冠脈內介入治療”;術后,吳先生轉危為安,癥狀明顯緩解,目前在心血管內科病房恢復中。
心血管內科主任于宗良介紹:自11月份以來,市一醫院連續收治多名心梗患者,特點是以中青年男性為主、發病急、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市一醫院國家級胸痛中心通過綠色通道一鍵啟動,患者得到了及時的救治。
有數據指出,我國每年新發心梗60萬例,死亡率在30%以上,并呈現年輕化趨勢。通過放支架和溶栓的方式開通血管,疏通堵塞的冠狀動脈,讓心臟重獲血液供應,在醫學上被稱為“早期再灌注治療”,也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開通血管的理想時間是發病后120分鐘內,每拖延一分鐘,就會有大量的心肌細胞死去。
為提高公眾對心梗嚴重性與防治重要性的認知,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規范化救治流程,2014年,我國首次成立了“心梗救治日”, 2024年11月20日是第11個“中國心梗救治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心梗撥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旨在提高公眾對急性心梗的認識,了解急性心梗的危害,加強出現胸痛癥狀及時撥打 120 的意識。
1120的兩個寓意
1:“有胸痛,我要撥打120”
胸痛是心梗發作的標志性癥狀,急性心梗發生后要立即撥打120。
2:“心梗救治,爭取黃金120分鐘”
急性心梗從發病到開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鐘內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心梗的先兆癥狀要知道:
1.心絞痛主要表現為胸前部陣發性、壓榨性疼痛,也可為悶痛或胸部緊縮感,一些人可伴有大汗,有些患者會有瀕死感。
2. 疼痛常位于胸骨后部,疼痛可以串到心前區與左臂或左肩。少數人可以表現為后背疼痛,甚至上腹痛、牙痛、喉嚨痛等。
3.每次發作持續3~5分鐘,一般不超過15分鐘;如果因為心肌缺血所致的胸痛超過15分鐘,提示有可能發生了心肌梗死。
4.常發生于勞累或情緒激動時,也可發生在飽食、受寒、冷風吹等情況下。
5.發作頻度因病情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有人一天發作數次,也有人數月發作一次。癥狀發作時經過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后常能緩解。
6. 心絞痛最常見于40歲以上男性或絕經期以后女性,特別是常年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者,父母在較年輕時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者也更容易發生。
7.突發胸痛的原因很多,并且常常是很嚴重的疾病。除了心絞痛外,主動脈夾層、食道破裂、自發性氣胸、肺梗死、甚至胃病等均可表現為突發胸痛,非醫務人員很難準確判斷,所以一定要牢記:胸痛必須去醫院。
服務熱線: 0512-57559009
母嬰熱線: 0512-57026117
東部新院區:昆山市前進東路566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蘇ICP備140196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