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馳援武漢后,我是第一次接到他們的微信群邀請,何青發給我手寫詩。
《人間的天使》
微光中
有你奔忙的模樣
晨曦下
窗簾在風中
搖曳著年華
我看見
那一如既往溫柔的笑容
入我心
喚起希望
我也曾
彷徨孤獨失落在**(遠方?)
我也曾
厭倦著夕陽
害怕有燈光
但現在
我期待時間在此多停轉
只因你
白衣天使
何青回憶說———
這是個37歲的重癥新冠肺炎病人出院前贈送給他們的詩。他,一副口罩和無框眼鏡卻遮不住兩道濃眉,很少說話,看起來很文藝。但是每次走進病房時,能感覺到他跟隨的目光,也許他的內心并不像看起來那么淡定。
在一次巡視病房的時候,他說:“非常感謝你們的照護!”然后他就念了這首詩,本來約定等他出院的時候大家合影留念。但他出院的那天,病房太忙了,大家就口頭為他祝賀了幾句。
何青欣喜地說:“我們的平凡守護,在病人眼里竟成了一首詩!”然后,他就問我“彷徨孤獨失落在”后面的兩字是什么?我覺得這小伙子有點憨了。
大疫當前,昆山市一院ICU的全體成員第一時間請戰。在第五批江蘇援湖北隊員征集中,他們7人終于如愿。何青、孫竹青和梁高旗三人是在ICU病房值完夜班后連忙整理行裝,三下五除二地扒完盒飯,匆匆擠進了趕往機場的大巴車。劉龍主任和李雪華護士長在隊伍的前前后后幫忙拾掇著,不時地對著車窗戶里面再叮囑幾句。我站在距離他們不到10米的地方,一直看著他們,卻沒有正式的告別。
那時,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合適。說“加油”?他們每一個人此番出征必定竭盡所能!說“你們辛苦了”?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一腔不計個人安危的熱血!說“早日歸來”?他們必定凱旋!看著大巴車漸漸走遠,我給他們發了一則微信“愿一切順利!”
當時武漢封城已有二十余天,他們直奔疫情中心地帶,用生命護佑生命,大家稱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是“白衣戰士”;現在他們已經扎根武漢的病房又二十幾天,贏得了所有病人、同行的認可。所有的媒體為他們吶喊、為他們鼓掌,而他們當面收到一份贊美詩卻如此羞澀。
我問:“你們為什么覺得自己的守護很平凡呢?”
何青說:“前幾天病房的首例氣管插管病人,是王主任(王君磊)和秦霞護士長帶領我們ICU的幾個人主要負責的。在這個病人床頭,我們跟王主任一起查房,討論當日治療目標和護理重點;我們6個護士之間來回交接班,護士長反復叮囑我們注意院感,做好防護……很多次我都會覺得好像回到了昆山一院的ICU病房。其實我們也沒有那么偉大,我第一次傾倒呼吸機冷凝水的時候,手在抖,一直在想接水杯的彈簧會不會松,會不會有氣流噴出來?!?/span>
梁高旗說:“跟家里ICU不同的是我們的‘工作服’有很多層,要戴著三層橡膠手套進行靜脈穿刺,其實那樣我連撕留置針的外包裝都很難。如果血壓低末梢循環差的病人,我真的沒有把握。所以每次穿刺的時候心理壓力很大,擔心萬一穿刺失敗,給病人帶來額外的痛苦?!?/span>
我接著問:“你們在武漢的日子里,最難忘的是什么?”
馬飛說:“高旗的第一個班上,有位老人視力不好,把大便拉在地上了,然后病房里踩得到處都是。她先把老人安頓好,協助他洗刷清理,更換衣褲,再扶他到病床上去;然后她把地面進行了消毒,又用酒精擦拭地面,來來回回好幾趟,護目鏡起霧了,她干脆就跪在地上擦。這個畫面在我腦子里很多次很多次,她真的不簡單!”
孫竹青說:“我那天17點左右巡視病房,一個病人突然出現呼吸急促。看著她的血氧飽和度從92掉到77,心率從90掉到55,我連忙放下床頭,拿出簡易呼吸氣囊,開放氣道,同時呼救。同事們立即推來無創呼吸機,但是病人不能耐受,我們一邊調節參數,一邊安撫病人。她的血氧飽和度進一步下降65、50、40……如果持續掉下去可能會出現心跳呼吸驟停。醫療組立即電話邀請插管小組協助建立人工氣道,予有創呼吸機支持呼吸。在家里(昆山一院ICU)我們見得太多這樣的急搶救場面,但是現在我穿著三級防護服,走快了就覺得胸悶,戴著眼鏡再戴護目鏡和防護面屏,連續喘幾口粗氣,我眼前就一片模糊,就這樣我還給她做了留置導尿術。這個搶救我延遲了一個小時下班,脫下三級防護的時候,防護服里都在滴水,但是我和我的同事們把她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了,一切都值得!”
楊潤說:“我們剛進污染區的時候,聽說一位同事的護目鏡里的橡膠墊掉了,等于說他的顏面部完全暴露在污染病房的環境中。起初他自己竟然沒有發現,后來被發現后提前離開污染區,他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這件事給我的印象深刻。從此以后,我每天上班總要看看身邊的同事,我要湊到他/她的面前,看看防護服是不是穿戴規范,要看清楚橡膠墊到底在不在為止。如果我的眼鏡起霧了,想看清楚可能更難一些。最近我進病房后總要數數‘白服’身影到底有幾個,如果人數不全,不管多累,我都要找到他們為止。”
秦霞說:“我是作為醫院醫療隊的副隊長,同時也是蘇州二隊的宣傳員,平時有一些瑣碎的事務需要打理。我們ICU的6名隊員主動承擔昆山隊的后勤保障工作,由我統籌安排,他們負責分發到各小組,我非常感謝他們對我工作的支持,也感動他們忘我的付出;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他們在臨床工作中還能做到有溫度的護理,這讓我很感動?!?/span>
“你許下小小心愿,我們盡量幫您實現”很多病人在心愿卡上留言:“白衣天使們,你們辛苦了!”“希望武漢疫情早日結束,你們也早日回家團聚!”“希望早日出院,到蘇州去看望曾經無微不至照顧我們的醫生護士們!”“我的愿望已經實現,湖北謝謝你們!”……這已經成為“蘇州二隊”病房的一道風景
王君磊說:“我知道大家每天睡眠不好,每天測量體溫就像生死大考一樣;我也知道竹青的鼻腔每次酒精消毒后都會出血,然后有血痂,上班的時候穿著防護服戴口罩防護面屏,只能用嘴呼吸;大家平時對我這個60后也比較照顧。在決定我們ICU幾個人負責15床的照護時,大家心里壓力有多大,我都知道。我在下決定的那一天,我內心很難熬,很矛盾。但是當我看到大家克服了生理心理的種種因素,始終站在病人床頭的時候,我驕傲!”
我由衷地說:“你們每一個人都很贊!”
“不管這些病人曾經‘彷徨孤獨失落’在哪里,你們正在或者已經重新書寫了他們的生命軌跡。身為你們的同事,為你們驕傲,以你們為榮!愿一切順利!”
脫掉防護服和白大褂,他們都是平凡不過的普通人,他們有顧慮、膽怯,也是血肉之軀;但是在祖國需要的今天,他們以實際行動彰顯責任和擔當,以鋼鐵般的意志堅守在病人床頭,演繹著一個個精彩紛呈的故事,他們值得任何詩歌的贊美!
ICU出征疫線的勇士們,愿早日歸來,一切順利!
服務熱線: 0512-57559009
母嬰熱線: 0512-57026117
東部新院區:昆山市前進東路566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蘇ICP備140196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