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2020年昆山市勞動模范命名大會順利舉行。昆山市委書記吳新明出席大會并講,向奮斗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廣大之群眾致以崇高的敬意。市委副書記、市長周旭東宣讀命名決定,表彰了100名為我市高水平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勞動模范,其中,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段光軍同志榜上有名,并且代表發言,他表示,將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繼續當好引領社會風尚、致力改革攻堅、投身創新創業、提升蘇州技能的模范,在新的征途上再創佳績。
學習模范精神,展現時代風采
段光軍,男,1967年6月出生,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1990年08月到2005年08月在鎮江市第三人民醫院肺科工作,2008年蘇州大學醫學博士畢業后就職于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危重癥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療組長,主任醫師。從醫30年,他潛心專研呼吸與危重癥專業,長期以來他默默無聞,始終如一的恪盡職守,用過硬的業務能力,扎實的專業知識,寬厚的醫者仁心,挽救無數病重患者的生命。他時刻將病情當命令!無論嚴寒酷暑,只要病人有需要,他總是隨傳隨到。他是昆山市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療專家組成員,在H1N1、H7N9病毒流行季,他就不分白晝黑夜,跑遍各鄉鎮醫療單位進行會診指導救治工作。2020年1月,當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后,段光軍博士在第一時間首當其沖,不畏艱險,義無反顧報名馳援武漢,肩負起昆山市首批援湖北醫療隊隊長使命,帶著7名昆山醫療隊員英勇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用敬業忘我的實際行動踐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
在本份中彰顯本色
段光軍是一位專業功底可見一斑的博士,但他為人低調謙虛,納于言而敏與行。由于他患有哮喘的病史,讓他更加能體會和感同身受患者之痛,所以他潛心主攻研究呼吸專業,他要用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平日工作之余他喜歡跑馬拉松來鍛煉自己的身體和錘煉自己的意志。用身體力行來鼓勵患者樹立信心。呼吸科危重癥科大多為呼吸道疾病的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居多,他雖為博士專家,卻非常的平易近人,對患者非常耐心,他擁有許多老年“粉絲”,專愛找他看病。
由于老年患者多數生活不能自理,同時伴有多種器官衰竭,病情變化大且危重,飽受疾病折磨。段光軍博士總會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治,他說:“只要還有一線生機,我們就不能放棄。”正是他的這份堅持給到了患者力量,讓他們重新燃起對于生命的渴求。有一位慢性支氣管炎伴心力衰竭患者,突發病情變化,本就加班加點才準備下班的段光軍主任聽到呼叫鈴,立刻穿上工作服,從更衣室沖到病人床邊,給予細致的肺部聽診查體,在護士和當班醫生的配合下給予有創呼吸機輔助通氣,經過近1個多小時的及時有效的搶救后,看著老人的呼吸一點一點勻稱起來,脈氧升上來,他才離開病房,走之前還不忘記輕輕握住患者的手,用無聲的動作示意:“安心,你會沒事的!”面對患者家屬連聲感謝,他說:“這是我的本職工作!”離開醫院時,他才發現自己已是饑腸轆轆,連續工作6小時了,但他的心里卻是充實和溫暖的。這只是他無數救治工作中的一個縮影,段光軍將自己對于科室和患者的熱愛與血脈相連,隨熱血奔涌至他的全身,當病人及家屬感謝他時,他總說:“我只是做呼吸科醫生該做的事,沒有什么崇高。” 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段光軍主任從不缺席,哪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2009年春天,“甲流”肆虐,在這場“戰役”中,他作為昆山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員,由于工作性質的特殊,數不清多少次,他都是在深夜被叫到各個醫療機構參與會診工作到第二天清晨。這個時候,為了更好的調整狀態,他都選擇直接回單位辦公室趴著休息會,就繼續開始第二天的診療工作。
在無畏中肩抗擔當
2020年1月26日早晨7點30分,段光軍主任如往常一樣來到病房,查看患者的監護儀上的生命體征、調整呼吸機參數等,巡視一圈夜間所有患者的病情,遇到病情平穩的患者,“晚上睡得好嗎?”“有沒有再喘了?”“晚上還咳嗽的厲害了嗎?”他向往常一樣查著房,關心著病人。沒有人知道這位勇士早已做好出征武漢的準備,次日作為昆山市首批援湖北醫療隊隊長的他,帶領6名昆山醫務工作者一行出發武漢。段光軍主任到達了江蘇對口支援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江南分院),在經過3天的院感培訓后,被江蘇二隊分派到25樓呼八病區工作,全程參與了病區120多位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
已過天命之年的段光軍,也和其他人一樣輪班,早班,清晨6點起床,做準備,穿紙尿褲,吃點早飯,盡量少喝水,7點出門,到醫院,穿隔離衣,到病區上班,中間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衛生間,不能換衣服至少6小時。查房時,由于防護服和口罩對身體的負荷,缺氧的困難,他病人對醫生的強烈渴求,希望多交流,查完房后,全身濕透,體力和腦力極度透支。下午1點以后才能回到駐地,先消毒,洗澡后才能吃到午飯。不同時間段不同困難,夜間病情變化莫測,比白天更需要細致入微的觀察、診治,他卻堅持下來了。難以想象,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對于從小就有哮喘病史,卻因為走的匆忙沒來得及帶好藥的他來說,多大的信念,才讓他有如此的忍耐力和意志力去突破身心的極限。他說:“武漢需要我,隊員需要我!”
為了這一句承諾,段光軍主任第一時間下病區熟悉環境、操作流程,做好踩點工作,他還主動承擔起病區所有隊員的盒飯申領工作。面對手足無措的年輕醫生,他也會給予鼓勵說:“不要害怕,我帶領大家走病區,多來幾遍就熟悉了。還有流程也是,熟能生巧!病人救治方面,我在呼吸系統疾病這一領域還算有經驗,先由我帶著你們一個病人,一個病人地看!”在他的照顧和帶領下,隊員們很快適應了那邊的工作,在武漢貢獻昆山力量。“他是團隊的‘定海神針’,不僅是業務上,更是在毅力精神上,他身體力行予以鼓勵支持,有他在,我們安心!”隊員們這樣評價他。
在忘我中書寫大愛
段光軍主任說:“每次想起患者期望的眼神,重癥患者對生命的渴望,對江蘇醫生的信任,想起自己追求的信仰,就會充滿力量。”正是他的擔當無畏精神鞭策著他勇往無前,無所畏懼。在他眼里,卻是作為一個醫者自然進入的一種忘我境地,專注于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療,患者的笑容,是對他最大的慰藉。在呼八病區,每次查房要看60多名患者,他說“不親自查看不放心”。病房里有三位從福利院轉來的危重癥老人,不管是在污染區、還是清潔區上班,只要他在班,他都必定送去關心與問候,和護理人員一起盡心照顧老人。不善言辭的他,面對患者總是侃侃而談,讓患者如沐春風。那是一位80多歲高齡的大爺,因合并腎功能、心功能不全,老人極度煩躁焦慮不配合,他就和同事極力勸說老人家,將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和益處告知患者,老人同意進行無創呼吸機和血濾治療,在他和團隊努力下,老人病情得到好轉,老人非常開心。還有一位病人康復了卻害怕出院,他就將自己的微信給了患者,“說,不用怕,你有情況及時聯系告訴我”,病人出院后,他做好關心和追蹤,病人深感安心,也被他的高度負責所感動。
面對危險,他們不怕嗎?他卻總說:“開始總會有點對于疾病本身的恐懼,但接觸患者后更多的是害怕對治療結果的擔心。黨和國家培養了我們,我們學以致用是應該的,作為一名呼吸與危重專業的從業人員,當人民健康受到威脅時,武漢需要的時候,我來了就沒有遺憾了,特別是看到一個個患者痊愈的笑容,心就踏實了。”正是如此,他帶領的團隊在武漢市江夏區人民醫院已經堅持奮戰了50天,為打贏這場新冠肺炎攻擊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段光軍主任奮戰在抗疫一線,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為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拼盡全力。他始終牢記希波克拉底的誓言:“ 值此就醫生職業之際,我莊嚴宣誓為服務于人類而獻身”。這就是段光軍,一位用忠誠、擔當和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不平凡的醫者。
近年來,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會議精神,認真落實昆山市委、市政府及上級部門的決策部署,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醫療高質量發展,所取得的每一次進步、每一項成績,都離不開全院上下全體職工的努力與付出,飽滿了全院上下全體職工的智慧與力量,凝聚了全院上下全體職工的心血與汗水。
此次受表彰的段光軍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生動展現了昆山廣大勞動者“爭第一、創唯一”的時代風采,是全市人民、全院職工學習的榜樣,彰顯了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院精神,必將激發全院職工“學習勞模、爭當先進”的工作熱情,營造“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濃厚氛圍,為醫院高質量發展以及創建三級甲等醫院提供助力,為昆山全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標桿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服務熱線: 0512-57559009
母嬰熱線: 0512-57026117
東部新院區:昆山市前進東路566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蘇ICP備14019617號